村长蒙了,看看县长,县长看看李彩凤,俩人一点儿主意都没有。
李彩凤云淡风轻地笑了笑,抬手制止住骚动。
她缓缓开口:“我给大家算一笔账吧。”
“刚刚我说的六万成本,大棚就占了五万,其余是购苗和营养液还有水电费的成本。”
“拿生菜做比方的话,一个月左右时间,水培蔬菜的产量最差也有一万五千斤。”
“这么多?”
“比在土里种的产量还多!”
“……”
李彩凤还不等村民们议论完,再次开口:“就按一斤四块钱算,一个月就有六万的收入。”
话落,她继续强调,“而且,在种植期间无需翻地、整地、施底肥等等,可实现全天候不间断播种移栽和收获,每年可种植12茬,这一年就七十二万多块钱了!”
“重要的是,你们的大棚等东西的成本是最开始需要,后面只有每个月一万左右的购苗和营养液的支出,相当于每个月净利润在五万左右。”
李彩凤说完,全场鸦雀无声。
几乎所有人都惊讶的合不上嘴。
“那设备呢?”有人开口问道。
“设备我租给你们,每个月一万,如果买的话十二万,这个你们自己决定。”李彩凤说道。
“可还是太贵了,我家没有那么多钱啊!”
“对啊彩凤,你又不是不知道我们多穷。”
“唉……眼看着有钱不能挣,真闹心。”
“……”
村民们满脸苦涩,忍不住地摇头。
他们十分相信李彩凤说的收益,可大家兜里实在穷啊!
谁敢倾家荡产,不管明年种地的事了过来种水培蔬菜呢?
“这个我早就给你们想好啦!”李彩凤笑盈盈地打断大家伙的抱怨。
村民齐齐问道:“啥办法?”
“设备和大棚我全都租给你们,一亩地一个大棚,每月一万五,三个月起租,第一茬的菜卖出去之后你们再给我钱就行。”
李彩凤说着,目光扫视全场。
她非常有把握大家伙能同意。
因为她租出去这些东西,村民们相当于每个月每家都有一两万收入,换做是谁都会做这个买卖。
她之所以要了那么多投资的钱,就是为了等今天呢。
想到这,她补充一句:“当然,租大棚是有要求的,每个大棚要五家联合租,咱们屯可以三家一起租。”
村民们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算账。
第一个月投入一万,第二个月再投入五千,等第三个月的时候,纯收入就十多万了!就算是五家人分每人都有两万块钱。
三个月两万块,还是纯收入,比他们种一年地都挣的多啊!
有不少稍微年轻点儿的人开始蠢蠢欲动了。
李彩凤也不着急,这个东西,只要有一个大棚租出去并且挣钱,其余人都会争先恐后地争抢。
她派出去学习的人全都签好出租合同了,就等着挣钱呢。
因为他们是实打实看到水培蔬菜前景的人,而且还有李彩凤做后盾,根本不怕售卖渠道问题,不干是傻子。
李彩凤等他们考虑的差不多了的时候才再次开口:“我一共准备了二十六个大棚,还剩下二十一个,每个大棚一亩地,你们慢慢考虑吧。”
她说完,县长也笑眯眯地站出来:“这次水培技术咱们整个县都会参与,明天我就会告诉其他村,而且他们也可以租大棚,所以你们抓紧去报名吧,错过了就没机会了。”
“好了,都赶紧回去研究去吧,别耽误时间后悔来不及。”
村长摆摆手,赶紧把人给撵走。
一行人来到村长办公室,县长直接竖起大拇指:“彩凤,你让五家一起租大棚,一下就能带动五个家庭迈上小康之路,这想法太棒了!”
“我也是担心他们没有钱投资,这才想出来这么个办法。”李彩凤笑着解释道。
而且她的设备和大棚都是钱来的,大家伙得租的时间长她才能回本啊!
她就算是想带着乡亲们致富也不能舍弃自己家温暖整个县城啊!
“诶呀,那你的设备和大棚钱就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收回来了。”村长想到关键点。
“怕啥?以后要是他们都买设备和大棚了,我自己留着也能雇人种菜卖啊,不亏!”
李彩凤摆摆手,毫不在意地说道。
而且,她打赌,一定有人不会舍得去自己掏钱买设备建大棚的。
因为留在村里的人多数都要种地,少数是靠着院子里那点儿东西生活。
但是谁都不会放弃挣钱的机会,那些有地的人要想挣钱,每年都得有几个月过来租大棚。
再说,一共就二十多个大棚,整个县城十三个村子,加起来三万多人,还怕大棚租不出去吗?
她可是给了大家伙一个实实在在的挣钱路子啊!
最后,靠山屯租出去了两个大棚,其中一个是刘三,张寡妇和钱媳妇。
他们仨算是李彩凤的忠实粉丝了,绝对支持。
还有一个大棚是四家人一起租的,也算是想搏一搏,赔了也损失不了多少。
剩下的人都处于观望中,而且也怕一不小心就背上五六万块钱的欠债还不上。
李彩凤赶紧给刘三发个消息,“你们仨要是敢干,就一人租一个,就是一个棚得雇三个人才行,得多花六千块钱。”
刘三几乎秒回:“哈哈,那还说啥了?我第一个租!我去问问她俩。”
他是一开始就跟着李彩凤的,中间从来都没退出去过,小半年也攒下不少钱了。
所以多花点儿钱雇人都轻轻松松。
不过一分钟,刘三就带来消息:“我们仨都每人租一个!”
“哈哈哈,行,你们考虑好就行!”
李彩凤看着他们如今能随随便便掏出来几万块钱投资的模样,打心底里跟着一起开心。
这些都是跟着她一起成长拼搏的人,大家都过的越来越好,她就越有成就感。
既然是自己人,为啥不给他们多谋点儿福利呢?
县长第二天就到各个村宣传水培蔬菜的好处,每到一个村就会领几个村民过来李彩凤试验的几个大棚里面转。
剩下十九个大棚也在他的辛苦努力下,花了半个月的时间全都租出去。
多数都是几家合伙租一个大棚,李彩凤也不含糊,直接派人到各个村子去按大棚,拉人回来教技术。
县里之前一起跟着学习的人也回来跟赵宏他们一起教技术,剩下的大棚几乎不到一个月时间就安装完毕,村们开始种菜。
同时,李彩凤也做了重大决定,那就是建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