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婶儿和梁凤霞很像,都属于儿子奴。但跟梁凤霞不一样的是,董婶儿没有那么要强的性格,也更能理解儿子的难处。
她知道儿子一定经历了什么为难的事情,才会有这样的选择。
所以,董婶儿真的像董大力交代的那样,在陈明面前始终是一副没事儿人的样子,只是一回到家里,看到儿子用过的东西,就忍不住失声痛哭起来。
董大力去了北京。
按照赔偿协议,董大力已经赔付了初期的两百万,后续的一百多万,对方答应可以分三年三十六期陪完,也就是说,在未来的三年时间里,董大力每个月要赔付三万块钱。
对于一个没什么其他工作经验的人来说,这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但董大力并没有气馁,他知道在北京这种地方,快递外卖员只要肯拼命是可以赚到钱的,所以很快,董大力就拿到了一份快递员的工作。
为了提高工作效率,董大力先是用了两天的时间把自己负责的配送区域摸的一清二楚的,脑海里也不听的规划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如何配送更有效率。
董大力没有钱,每天只能住在桥洞里,好在公司配备的电动三轮车有封闭的车厢,勉强有些保温的效果。
他早上基本都是四点起床,第一个去仓库拉货,这样他可以拿到最多的快递。从四点开始,一直到凌晨,董大力几乎都在路上跑。
让董大力感到庆幸的是,尽管是新手,第一个月,他就拿到了两万多的工资,虽然还不够赔偿,但还是让董大力激动到不行。
买了一个鸭蛋,卖了一瓶小酒,在护城河边上,董大力庆祝着自己新生活的开始。
看到水面上自己孤独的倒影,董大力也会突然想起丽丽,想起孩子。
到第二个月的时候,董大力的工资就已经到了三万多,除了赔偿款之外,董大力还能剩下一些钱,虽然不多,但他总是把大部分打给母亲,只留很少的一部分用于自己的生活。
没钱租房,董大力就买了被子,睡在车厢里。吃饭也从来不计较口味,只要能填饱肚子就是最幸福的事情,所以他每天吃的几乎都是馒头咸菜,有时看到柜台里三块钱的可乐,纠结很久还是不忍心下手。
难能可贵的是,作为一个快递员,董大力接触的人生百态甚至比之前做货运的时候还要丰富。
董大力经常会碰到一些斤斤计较的人,哪怕包装袋只是有些褶皱,都要跟董大力抱怨很久。董大力没有任何办法,为了保持零差评,他只能一遍一遍的跟对方解释,甚至有时候还要自掏腰包赔偿顾客的“精神损失”。
董大力碰到了一个老人,年轻的时候辛苦打拼赚了不少的钱,也因为陡然而富染上了不少的毛病,结果在自己最风光的时候妻离子散。
那人笑着说:“中年丧妻人生幸事,我倒没死媳妇,就是离婚了,折腾了十几年,这才知道有些东西没了就是没了。”
老人曾经风光无限,但后来因为挥霍无度成功当上了低保户。没有正经工作经历,所以也就没有退休金,每个月只能领几百块的生活补助。
在北京这样地方,这显然只能维持最基本的生活需求。
用老人的话说:“擦屁股不能用卫生纸,那玩意太高档,用不起。”
老人很乐观,也学会了在网上买打折促销的生活用品,没想也能省下不少钱。
董大力每次去的时候,都会跟老人多说几句话,没别的,就感觉两人的经历似乎有些共鸣的地方,董大力也想着兴许到了老人这个年龄,他也会后悔自己当初的决定吧。
形形色色什么样的人都有。
大白天穿丝袜制服的独居女,要求抗水桶上楼的霸气男,甚至有时候,对方明明买的是极其隐私的东西,但还是要求董大力在门口等,等她试用满意之后才让董大力离开。
为了保持零差评,拿到更多的钱,董大力一直都很配合。
直到这天,董大力碰到了一个熟人。
姜磊。
因为工作拼命效率高还没有差评,区域负责人给了董大力更多的配送区域。
董大力第一次进入那个小区的时候就觉得有些面熟,但一时间又想不起来在哪见过,直到董大力拿着快递走到17楼门口按响门铃的那一刻,他才突然意识到这里是姜磊的出租屋。
好在董大力带着鸭舌帽,一看到姜磊开门就自然的压低了帽檐。
好在姜磊也没多问,收了快递就迅速回了房间,并没有认出眼前的董大力。
为了避免麻烦,董大力本来想把这块区域让给别人,却没想领导不同意,而原因也只有一个:这个区域里的客户不好对付,只有零差评的董大力似乎才能应对。
而第二次的时候,董大力就意识到那个所谓的难缠的客户,就是姜磊。
“你小心点,这可是贵重的仪器,摔坏了你一辈子都赔不起。”
“搬到里屋去,小心点。”
“别碰了!”
董大力工作了几个月已经有了经验,知道如何应付那些难缠的人。为了避免跟姜磊发生正面接触,董大力可谓是做足了准备。
每次去姜磊家里送快递,董大力都会格外小心,不仅提前把快递包装整理好,不让姜磊跳出毛病,每次也都是小心谨慎,不做任何会让姜磊跳出毛病的事情。
甚至于,每次去姜磊家里的时候,董大力都会自备鞋套。
的确,也因为董大力的谨慎细心,真的得到了姜磊的认可。
“新来的吧,还听懂规矩的,不像以前的快递员毛手毛脚的。”
“嗯,是。”
董大力每次也只是点头回应,他低着头压着冒烟不跟姜磊有眼神接触的举动,非但没有让姜磊产生任何怀疑,反倒让姜磊的自尊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姜磊持续无差评的业绩,得到了领导的重视,没想到竟然很快成了配送团队里的“标兵模范”。
姜磊在北京辛苦打拼,另一边的陈明其实也并不好过。
经过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准备,现在神产线已经就位,厂房已经建好,连养殖场的管理也越来越科学化、制度化。
陈明原本打算所有的业务内容都有了相对应的负责人,他也拿到了投资,之后的时间里,他就可以专心的搞科研,在芦花鸡和三文鱼的培育上有所突破。
可真的到了这一步,陈明才发现,他根本就无法抽身。
每天一起床就要面临各个部门反馈的各种问题,大到流水线机器故障,他得想方设法的找到专门的维修人才来修理设备。小到车间里的张三李四斗嘴矛盾,他也得亲自出面协调。
一整天下来,他几乎只有一两个小时的时间可以专心的搞自己的研究,这让陈明也莫名的急躁了不少。
当然,还有林峰的自媒体账号,他除了每天要解决数不清的麻烦之外,还要配合的林峰的摄影师,完成当天的视频拍摄。
时间长了,哪怕是陈明也有些疲于应对了。
不过陈明也知道,欲戴皇冠必承其重,这些让他感到疲惫的日常其实也是哪些所谓成功人士每天都要经历的问题。
这还是他已经分权之后的结果,如果当初没有接受方志刚的建议分股分权,兴许陈明早就已经承受不住。
这天晚上,陈明刚忙完工作就去找方妍吃饭。
一进门,就看到方妍正挂了电话,一脸震惊的样子。
看到陈明进门,立马改变情绪,笑着迎了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