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在销售层面上说,陈明的确要比赵红喜好的多,毕竟方才的规模化养殖更科学更合理,也拿到了辽河不少的市场资源。
但要说影响力,陈明连赵红喜的零头可能都比不上。
赵红喜养殖芦花鸡已经有几十年的时间,早期的赵红喜和陈明一样,凭借着散养芦花鸡的口味肉质,迅速抢占市场,也有了不小的规模。
但因为缺乏管理经验,很快赵红喜的芦花鸡就变质了,在资本的控制下,鸡舍养殖的芦花鸡开始打死泛滥,不明情况为讲了和余地恶赵红喜也完全失去了掌控的权利。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赵红喜宁愿佩服高额的违约金从此一蹶不振,最终只是依然决然的离开了辽河市场,回到小龙山安安心心的搞起了散养芦花鸡的养殖。
因为这件事,赵红喜对市场彻底失去信任,再也没有跟任何人合作过。
也正是因为赵红喜的退出,散养芦花鸡在辽河的口碑直线下降,一度成了最让辽河人感到痛心的品牌之一。
好在,在十几年之后,赵红喜终于看到了一个和他一样满腔热血又坚守底线的年轻人。
一开始,赵红喜对陈明其实并不信任,给她第一批芦花鸡也完全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没想在巨大的利益诱惑面前,陈明一直都是坚持散养养殖,并没有任何不轨的行为。
“听说你想做加盟店?是真的?”赵红喜问陈明。
陈明摇了摇拖:“本来想做的,但了解了之后就放弃了,那就是个资本圈钱的游戏,我怕咋了我芦花鸡的牌子。”
赵红喜笑了:“你这话说的不对,芦花鸡不是你的,是辽河的,你得清楚你肩膀上的担子有多重。”
陈明斜眼说道:“您就别再刺激我了行不?亚历山大。”
赵红喜算是陈明的领路人,在辽河芦花鸡圈子里也很有威望,甚至很多人都把赵红喜当成辽河养殖芦花鸡第一人,而且因为赵红喜的经历,江湖上也流传着不少关于赵红喜的传说。
赵红喜能参加新店开业,是陈明完全没有想到,当然,这意味着什么,陈明也很清楚。
这甚至比陈明花大钱投广告的效果要好得多,谁都无法低估赵洪喜在辽河养殖圈子的影响力。
四点多,赵红喜就做了晚饭,两人喝了几杯。
是师徒也如同父子陈明能有今天,赵红喜也很开心。
快吃完的时候,赵洪喜又问到了关键的问题:“芦花鸡怎么抓更有效率,你现在有头绪了?”
一想到这个问题,陈明就头大。
芦花鸡性子野有喜欢住在树上,抓铺问题一直都让陈明头疼。好在目前的出货量还不算太大,工人们每天夜以继日的忙碌,供应量还能跟得上。
当然这也是陈明不得不解决的问题之一,新店开业加上养殖场扩大规模,日后的供货量一定会更多,到时候靠这种笨方法捕捉,效率太低,根本跟不上。
“赵叔,您就告诉我呗,跟我你还藏着掖着?”陈明一脸乞求。
赵红喜态度坚决,摇头笑道:“不应该啊,按说你现在这个状态,应该能想到的。”
赵红喜看着面前的两个年轻人,煞有其事的说到。
虽然听出赵红喜话里有话,但此时的陈明根本没有反映过来。
陈明又纠缠了几次,但赵红喜始终不肯开口,六点多,方妍开车带着陈明返回了凤鸣村。
房间多不会像之前那么尴尬,方妍干脆留了下来。
八点多,陈明还在盯着山林里的芦花鸡发呆,他有些不甘心。一个农科院的高材生,竟然被一个乡野农夫这样嘲笑,陈明咽不下这口气。
但看着蹲在树上的芦花鸡,陈明又一点办法都没有。
“干什么呢?”
方妍走过来问道。
陈明把事情从头到尾的跟方妍讲述了一遍,了解了事情的经过,方妍第一感觉就是赵红喜的确是个很有意思的老头。
“我就纳了闷了,赵红喜这老头,干嘛非得让我自己找办法?就不能直接告诉我?”陈明抱怨道。
“告诉你哪还有什么意义?你不懂赵叔的意思?”方妍问。
“什么意思?”陈明疑惑。
“你找不到办法,就说明你对芦花鸡的了解还不够,也就说明你还不是赵树合格的徒弟,师傅教徒弟本事天经地义,你见过那个徒弟渡劫还要师傅帮忙的?”
很长一段时间的平静,两人都陷入了思考。
陈明想的是鸡,脑子里回荡的都是芦花鸡的习性、天性,想着怎么找到突破点。
而方妍的脑海里浮现的却都是赵红喜的话。
“你有没有试过用母鸡吸引公鸡?”方妍突然想到了什么一样。
陈明摇摇头:“没用的,芦花鸡领地意识强,头领对鸡群的管理很严格,不会因为交配的事情产生争斗,所以,这个办法行不通。”
方妍若有所思:“不对啊,听赵叔的意思,他好像说的就是这个办法。”
“啊?你怎么知道的?”陈明惊讶。
“算了,跟你这个榆木疙瘩说不通。”方妍一脸的失落。
“要不,你去试试?”方妍还是觉得自己找到了办法。
陈明闲着也是闲着,干脆就跟方妍一起进了山林。
果然,陈明废了半天功夫好不容易抓到了一只母鸡,但丝毫没有引起鸡群的任何反应,显然,这个办法根本行不通。
方妍闭目沉思:“既然鸡群里的母鸡不行,要不我们试试别的鸡群的母鸡?”
陈明像是已经知道了结果一样,废了半天功夫又按照方妍的意思重新试验了一遍,结果还是让人大失所望。
见到其他鸡群的母鸡,鸡群里只有头领飞下树进行了一场“搏斗”,在顺利征服母鸡之后就立马返回了树上,对于提高铺桌效率根本没有任何帮助。
“不对,不对,肯定有问题,你看这一次就跟上一次不一样了,肯定就是这个方向,你再想想呢。”
方妍有些较真了。
但事实也的确如此,第一次实验鸡群没有任何反应,第二次虽然反应不大,至少引起了头鸡的骚动。
陈明似乎想到了什么,下意识的走到孵化箱旁边,抓了一只母鸡随后返回山林。
“你这是要做什么?”方妍问。
“这只鸡是专门用来下蛋的,已经离群很久了,我想试试,这些鸡群会不会为了争夺这只母鸡而产生竞争。”
说着,陈明就把母鸡放在了两个鸡群领地交接的地方。
随着几声母鸡的鸣叫声,不可思议的一幕出现了。
刚刚还很平静的山林瞬间热闹了起来,在陈明面上,树上的芦花鸡一大半都飞了下来,很快陷入了激烈的争斗之中。
此时此刻,鸡群就聚集在树下的空地上相互打斗,只要用一只大网,就能瞬间铺捉到几十只芦花鸡,捕捉效率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陈明终于想明白了。
这些办法陈明之前的确用过,但之所以效果不好,是因为当时还只有一个鸡群,头鸡已经确定。但随着时间的发展,年轻的公鸡渐渐长大,已经有了独立的想法,随着争斗的不断升级,山林里的鸡群不断分裂成了几个不同的鸡群。
各个鸡群之间争斗不断但又保持着相对的平稳,直到有新成员出现,尤其是对孕育后代至关重要的母鸡出现的时候,不同的鸡群之间就会因为争夺新成员而大打出手,这也就给了陈明抓铺的机会。